我的家兄

发布时间:2016-05-06   发布者:   作者:

    我们每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年少时除了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之外,在我的成长道路上还有一个人在一直影响着我,他就是我的哥哥。
    我的哥哥名字叫忠良,1948年出生。真是人如其名,忠臣良将、忠厚善良。在建国初期国和家都很穷的年代里给弟弟妹妹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都学着他的样子做人做事。
小时候家里七口人,兄弟姐妹五个。只有父亲一个人上班,每月挣五十多元钱,月人均生活费不足8元。我们上学都是免费的,家庭经济生活可想而知。而且那时没有煤气和自来水,需要干的活比现在多很多。除了买粮买菜做饭还要打煤坯、劈劈柴、生炉子、挑水、掏炉坑、倒脏水、倒炉灰等等。大哥是家里的老大,像个小大人一样,能干的活都抢着帮大人干。母亲身体不好,他自己还是小学生呢就知道经常帮着母亲洗衣服,收拾屋,帮弟弟妹妹洗头洗脚。吃饭时宁可自己少吃也让弟弟妹妹吃饱。三年困难时期,每顿饭都是他给大家盛饭,给自己留的最少,饭后把锅和碗舔干净。他特别要强,干那么多家务活也没有影响学业,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1962年我上小学时,大哥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初中。到1964年,妹妹也上学了。父亲单位领导根据我们家的实际情况,给大哥安排了一个工作岗位,那时他初中还没有毕业。父亲领着大哥去学校退学,大哥哭成了泪人,父亲心软了说那咱不退了,大哥还是坚持退学了。他那么渴望读书,但是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只好放弃学业,早早地上班帮助父亲养家了。回到家里我们也都围着大哥哭,他却擦干眼泪叫我们谁都不许哭,要替他好好读书,将来做有出息的人。那一幕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震撼着我的心灵。一定要学哥哥的样子,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好好报答父母和大哥。
    1968年我上了中学,1970年妹妹也上了中学。父亲工作很忙,经常很晚才回家,有时晚上写材料忙到半夜。家里奖状挂满墙,都是他得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证书。母亲有严重的胃炎和胃下垂,还得整天忙家务,一家人的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还要给我们做衣服做鞋。父母没有精力管我们的学习,都是大哥一直在管。我们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大哥在辅导我们学习。我和妹妹都没有辜负父母和大哥的期望,在五中校园里出了名。我们都是学习委员,考试成绩都在全年级名列前茅。并且都入了团,当了团干部。大哥在工作单位干得也很好,入了党,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和大哥的榜样作用为我以后的人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在经历了下乡和抽调回城当工人以后,1976年我被选送到大连工学院上大学,成为了一名工农兵学员,圆了我和大哥的大学梦,大哥比我还激动,大声喊着咱家终于有大学生啦!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五兄妹全都退休了。有三个还在工作岗位继续工作,只有我和大哥在家。大哥在家照顾有病的大嫂,我因为身体不好没有出去工作,选择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参加了两个舞蹈队和一个合唱队,锻炼身体,修身养性。还担任退休教师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义务为党组织做些工作,尽己所能发挥点余热,为大家服务。
    我的体会是:人活一辈子,首先要有理想、有目标、有进取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努力做好,这是对社会的贡献。其次是有道德、有付出、有做人梯的精神。尊老爱幼,教育子女,把家庭生活安排好,这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再有就是要有爱心、有奉献、有团结互助精神。要多想着别人,多关心别人,这还是对社会的贡献。这些才是和谐社会的精神。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和万事兴。每一个家庭都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家庭这个细胞充满活力,才能实现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社会和谐。
 
 
 
                 沈阳药科大学原社科部退休教工   李忠艳
                              2016 年5月6日
版权所有 © 2023 沈阳药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邮编:110016